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及现象
一、 氧气的性质:
1.1. 单质与氧气的反应:(化合反应)
1、镁在空气中燃烧:(
(
2、铁在氧气中燃烧:(
3、铜在空气中受热:(
4、铝在空气中燃烧:
铝在空气中不能点燃是因为它极其容易氧化形成一层制密的氧化膜,因此不能再燃烧。 而在氧气中由于氧气含量很高使温度也会很高,因此使其内部熔化. 铝在氧气中燃烧,产生更为耀眼的强光,放出大量的热,生成灰色固体(
5、氢气中空气中燃烧:
6、红磷在空气中燃烧: (
红磷(Phosphorus red)又名赤磷,为紫红色或略带棕色的无定形粉末,有光泽,无毒。那么红磷和白磷的区别是什么呢?
1 着火点不一样:白磷着火点低于红磷,白磷一般会在40℃左右燃烧,而红磷要在240℃左右才能燃烧。
2 毒性不一样:白磷有剧毒,而红磷几乎无毒。
3 转换不一样:白磷在隔绝空气时加热至273℃转化为红磷,红磷在隔绝空气时加热至416℃升华凝结转换为白磷。
4 化学活动性不一样:红磷化学活动性比白磷差,不发光磷在常温下稳定,难与氧反应。
5 分子结构不一样:白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,而红磷分子为链状结构。
7、硫粉在空气中燃烧:
8、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:
9、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:
1.2. 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:
10、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:
11、甲烷在空气中燃烧:
12、酒精在空气中燃烧:
1.3. 氧气的来源:
13、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: (
14、加热高锰酸钾: (
15、加热氯酸钾:
16、过氧化氢分解:
二、自然界中的水:
17、电解水:
18、生石灰溶于水:
19、二氧化碳可溶于水:
三、质量守恒定律:
20、镁在空气中燃烧:
21、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: (
22、氢气还原氧化铜:
(
23、氢气还原氧化铁: (
24、镁还原氧化铜:
四、碳和碳的氧化物:
4.1. 碳的化学性质
25、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:
26、木炭还原氧化铜:
27、焦炭还原氧化铁:
28、甲烷的形成:
4.2. 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:(几个化合反应)
29、煤炉的底层:
30、煤炉的中层:
31、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:
4.3. 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:
32、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: (
33、碳酸不稳定而分解:
34、二氧化碳可溶于水:
35、高温煅烧石灰石:
(
36、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: (
4.4. 一氧化碳的性质:
37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:
38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:
39、一氧化碳的可燃性:
40、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(灭火器的原理):
五、燃料及其利用:
41、甲烷在空气中燃烧:
42、酒精在空气中燃烧:
43、氢气中空气中燃烧:
六、金属
6.1. 金属与氧气反应:
44、镁在空气中燃烧:
45、铁在氧气中燃烧:
46、铜在空气中受热:
47、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:
6.2. 金属单质 + 酸 = 盐 + 氢气 (置换反应)
48、锌和稀硫酸
49、铁和稀硫酸
备注:Fe在置换反应中只能生成亚铁,即Fe^{2+} (
50、镁和稀硫酸
51、铝和稀硫酸
52、锌和稀盐酸
53、铁和稀盐酸
54、镁和稀盐酸
55、铝和稀盐酸
6.3. 金属单质 + 盐(溶液) = 新金属 + 新盐
56、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:
57、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:
58、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:
6.4. 金属铁的冶炼原理:
59、
七、酸、碱、盐
A、酸的化学性质
7.1. 酸 + 氧化物 = 盐 + 水
60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: (
61、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:
62、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: (
63、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:
7.2. 酸 + 碱 = 盐 + 水(中和反应)
64、盐酸和烧碱起反应:
65、盐酸和氢氧化钙(氢氧化钾)反应:
66、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: (
67、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: (
68、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:
69、硫酸和烧碱反应:
70、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:
7.3. 酸 + 盐 = 另一种酸 + 另一种盐
71、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:
72、硝酸银与稀盐酸反应:
73、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:
74、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:
75、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:
B、碱的化学性质
7.4. 碱 + 非金属氧化物 = 盐 + 水
76、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:
77、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:
78、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:
79、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:
80、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:
7.4. 碱 + 酸 = 盐 + 水(中和反应,方程式见上)
7.5. 碱 + 盐 = 另一种碱 + 另一种盐
81、氢氧化钙与碳酸钠:
**C、**盐的化学性质
7.6. 盐(溶液) + 金属单质 = 另一种金属 + 另一种盐
82、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:
7.7. 盐 + 酸 = 另一种酸 + 另一种盐**(见上)**
7.8. 盐 + 碱 = 另一种碱 + 另一种盐**(见上)**
7.9. 盐 + 盐 ----- 两种新盐
83、氯化钠和硝酸银溶液:
84、硫酸钠和氯化钡:
**八、**补充化学方程式:
85、二氧化碳溶解于水:
86、生石灰溶于水:
87、氧化钠溶于水:
88、三氧化硫溶于水:
89、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:
90、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:
以下仅供参考:
91、
92、
93、
气体生成
94、
95、
96、
97、
98、
归纳总结:
一、两个置换反应规律
1、酸 + 金属 = 盐 + 氢气
反应条件:
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,如硝酸、浓硫酸,(常用稀硫酸、盐酸)
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(常用Mg、Al、Zn、Fe)
2、盐+金属 = 新盐+新金属
反应条件:
①盐(反应物)必须溶于水
②金属单质(反应物)比盐中金属活泼,不用钾、钙、钠
二、三个分解反应规律
1、酸(含氧酸)= 非金属氧化物+水
2、碱(难溶性)= 金属氧化物+水
3、碳酸盐(难溶性)= 金属氧化物+二氧化碳
三、 四个化合反应规律
1、金属 + 氧气 = 金属氧化物
2、金属氧化物 + 水 = 碱(可溶性)
3、非金属 + 氧气 = 非金属氧化物
4、非金属氧化物 + 水 = 酸
四、五个复分解反应规律
1、酸 + 碱 = 盐 + 水
2、酸 + 盐 = 新酸 + 新盐
反应条件: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(实际反应条件很复杂)
3、盐 + 碱 = 新盐 + 新碱
反应条件:反应物都溶于水,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(前溶后沉)
4、盐+盐 = 新盐+新盐
反应条件:反应物都溶于水,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(前溶后沉)
5、酸 + 金属氧化物 = 盐 + 水
五、其它反应
**1、碱 + 非金属氧化物 = 盐 + 水(不属于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)**注:非金属氧化物溶于水后形成相应的酸根
2、三种还原剂(H_2 、CO、 C 、 O_2 )跟氧化物反应
属于置换反应的:
属于化合反应的:
3、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(常用方法)
氧气:
氢气:
二氧化碳:
4、盐分解**(基本上有气体产生)**
5、三种有机物燃烧
甲烷:
乙醇(食用酒精):
高中化学常用常考的145个化学方程式,学习的重点!
今天给大家整理了**高高中化学常考的145个化学方程式,都是学习重点。**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提高复习效率。
高中化学常用常考的145个化学方程式
1、硝酸银与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溶液:
2、钠与水反应:
3、钠与硫酸铜溶液:
4、过氧化钠与水反应:
5、碳酸氢盐溶液与强酸溶液混合:
6、碳酸氢盐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:
7、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反应:
8、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:
9、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:
10 、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:
11 、澄清石灰水通入少量
12 、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
13 、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:
14 、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石灰水反应:
15 、等物质的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:
16 、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:
17 、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
18 、过量的
19 、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:
20 、碳酸钙与盐酸反应:
21 、碳酸钙与醋酸反应:
22 、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:
23 、磷酸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:
24 、磷酸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:
25 、碳酸镁溶于强酸:
26 、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:
Ba^{2+}+2OH –+Mg2++SO_42 –=BaSO_4↓+Mg(OH)_2↓
27 、硫酸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:
28 、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至中性:
29 、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至硫酸根完全沉淀:
30 、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:
31 、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:
32 、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:
33 、物质的量之比为
1 :1NaAl 合金置于水中:
34 、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:
35 、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:
36 、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:
37 、氢氧化铝与盐酸溶液反应:
38 、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:
39 、硫酸铝溶液与碳酸钠溶液:
40 、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:
41 、明矾溶液加热水解生成沉淀:
42 、氯化铝溶液与偏铝酸钠溶液:
43 、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:
(
44 、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:
45 、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:
46 、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:
47 、金属铁溶于盐酸中:
48 、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:
49 、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:
50 、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: (
51 、硫化钠与盐酸反应:
52 、硫化钠溶液中加入溴水:
53 、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:
(
54 、向硫酸铁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
(
55 、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硫化钠溶液:
56 、硫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铁溶液: (
57 、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碘化钾溶液:
58 、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:
59 、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:
60 、氯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溶液:
61 、氯化铁溶液跟过量锌粉反应:
62 、锌与稀硫酸:
63 、锌与醋酸:
64 、锌与氯化铵溶液:
65 、氯化铁溶液加入碘化钾溶液:
66 、硫酸亚铁溶液中加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: (
67 、硫酸亚铁溶液中加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:
68 、四氧化三铁溶于浓盐酸:
69 、氧化铁溶于盐酸:
70 、氧化铁溶于氢碘酸溶液:
71 、用氯化铁与沸水反应制氢氧化铁胶体:
72 、向溴化亚铁溶液通入足量的氯气:
73 、向溴化亚铁溶液通入少量氯气:
74 、向碘化亚铁溶液通入足量氯气:
75 、向碘化亚铁溶液通入少量氯气:
76 、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:
77 、碘化钾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:
78 、溴化钠溶液中加入氯水:
79 、亚硫酸溶液中加入氯水:
80 、亚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铁:
81 、亚硫酸溶液中加入双氧水:
82 、氯气通入水中:
83 、氯气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:
84 、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溴水:
85 、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双氧水:
86 、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:
87 、单质铁溶于过量稀硝酸中(NO) :
88 、过量单质铁溶于稀硝酸中(NO) :
89 、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:
90 、单质铜与浓硝酸反应:
91 、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:
92 、用氨水吸收少量
93 、用氨水吸收过量的
94 、稀硝酸中通入
95 、浓硝酸中通入
96 、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:
97 、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
98 、用碳酸钠溶液吸收过量
99 、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:
100 、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:
101 、电解饱和食盐水:
102 、电解硫酸铜溶液:
103 、电解氯化铜溶液:
104 、电解熔融氯化钠:
105 、电解熔融氧化铝:
106 、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:
107 、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:
108 、氯气通入热的氢氧化钾溶液中:
109 、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:
110 、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浓盐酸:
111 、氯酸钾与浓盐酸:
112 、硫化钠、亚硫酸钠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:
113 、
114 、
115 、硫化钠的第一步水
116 、碳酸钠的第一步水
117 、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:
118 、硫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:
119 、醋酸钡溶液与硫酸反应:
(
120 、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:
121 、醋酸与氨水反应:
122 、苯酚溶于氢氧化钠溶液:
(
123 、苯酚与氯化铁溶液反应:
124 、苯酚钠溶于醋酸溶液:
125 、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
126 、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苯酚:
127 、碳酸钙跟甲酸反应:
128 、甲酸钠跟盐酸反应:
129 、小苏打溶液与甲酸溶液反应:
130 、
131 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双氧水:
132 、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与双氧水:
133 、
134 、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生成
135 、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:
136 、硬脂酸甘油酯与氢氧化钠溶液:
137 、氯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
138 、硝酸银溶液中滴入少量氨水:
139 、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:
140 、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:
141 、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:
142 、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:
143 、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:
144 、硫酸锌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:
145 、硫酸锌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:
钠 氧气
钠 水
钠 硫酸铜
氧化钠 氧气
氧化钠 水
氧化钠 二氧化碳
过氧化钠 水
(自身氧化还原)
过氧化钠 二氧化碳
(自身氧化还原)
过氧化钠 与 水 或 二氧化碳反应,每反应1摩尔过氧化钠,有(1)摩尔电子转移
过氧化钠 二氧化硫
过氧化钠(
。
这个反应可以分为三步进行:
和 反应: 。 和 再反应: 。 被氧气氧化: 。